上周四有銀行家表示,化工行業的下一波并購活動將涉及中型公司購買大型公司剝離的非核心資產。
自2018年下半年起,經濟有了下行的苗頭,頹勢延續至今。大型公司為了保證公司的盈利能力,應對多變的經濟形勢選擇出售非核心部分業務。
“盡管化工行業內有更多的大宗交易,但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著手進行針對特定組合缺陷較小規模的收購和撤資,在短期和中期取得有效的成果,”投資銀行BalmoralAdvisors董事總經理克里斯·塞里梅勒(ChrisCerimele)說。
他補充說:“預計未來,化工行業的下一波并購浪潮將涉及中型公司購買新大型公司的一些非核心資產。”
并購?出售?力爭行業龍頭地位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傳聞普立萬(Polyone)可能收購科萊恩(Clariant)色母粒業務。
“過去兩年中進行了五次收購,過去五年中進行了十次收購,普立萬一直在利用收購來促進工程材料,色彩,添加劑和油墨領域的增長,我們認為科萊恩的資產可以幫助加速其發展。追求更高的利潤率,并支持銷售增長最終超過市場趨勢100-200個基點(1-2%),”分析師LaurenceAlexander分析說。
他同時指出,假如普利萬和科萊恩母公司以15億美元的價格進行并購,那么到第三年,如果協同效應目標為5%,則可產生9.0%的回報率(ROIC)。到時普立萬可能順勢成為行業內屈指可數的“龍頭”之一。
特種化學品通過持續的整合減少收購方數,以高質量為目標從而提高交易倍數。引用BalmoralAdvisors的數據,在2019年第三季度,特種化學品交易的平均交易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1.3倍,而所有化學交易為9.1倍。
在現在這種條件下,資本收購依舊活躍,大型企業為了減少虧損長久經營下去不得不出售虧損業務或非核心業務(低價或平價),中型企業、同行競爭者相繼出手爭奪入場券。
于此同時,私募股權公司仍像過去一樣活躍,緊盯目標,特別是那些在現有平臺上建立公司的,他們開始聘請顧問為投資組合公司提供附加服務。(例如贏創MMA及PMMA業務出售給安宏資本)
部分銀行家表示,除了全球資金充裕的私募股權市場活躍,全球有大量戰略收購方之外,我們將在2019年剩余時間內繼續看到并購活動。
特種化學品行業包括個人護理,化妝品和食品配料,涂料,粘合劑,密封劑和彈性體等等。個人護理中的天然成分業務尤其是食品成分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另一方面,克里斯·塞里梅勒指出,集中在汽車和建筑等掙扎領域的資產正面臨來自買家的更多審查。原因是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的頹靡和建筑市場的縮水,沒有哪一家機構可以斷言什么時候汽車市場和建筑市場能實現增長。
2019年大型收購小結
排除油服的收購,子公司與母公司資產的組合,列幾個今年較大的塑料及特種工程材料收購、出售案(不完全統計)。
3月5日,贏創與安宏資本簽約,出售贏創MMA及PMMA業務,交易規模為30億歐元;
3月27日,沙特阿美宣布收購沙特石化巨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70%的股份,交易規模為691億美元;
5月27日消息,DSM宣布與SRF達成協議收購其工程塑料業務。交易規模為32億盧比(折合約3800萬歐元),此次收購于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
7月30日消息,PPG收購Dexmet公司,加強特種材料的表面處理。
7月31日,阿科瑪收購Lambson公司,加強樹脂固化光引發劑部分,交易規模為4500萬歐元;
7月31日,萬華化學境外全資下屬公司萬華化學(匈牙利)控股有限公司收購瑞典國際化工100%股權,交易規模為9.25億人民幣;
8月11日,亨斯邁出售化學中間體業務(包括PO/MTBE及其表面活性劑業務)出售給了IndoramaVentures,交易規模為20.76億美元;
8月14日,道默(DomoChemicals)宣布已簽署協議,收購歐洲索爾維高性能聚酰胺業務,交易規模為3億歐元;
8月20日,普立萬出售PP&S業務部門給SKCapitalPartners,交易規模為7.75億美元;
8月28日消息,萬華化學獲得福建康奈爾51%股權,成為控股公司;
8月29日,巴斯夫出售顏料業務給日本DIC,交易規模為11.5億美元。
10月14日,阿科瑪出售聚烯烴業務給韓國SKGlobalChemical,擬交易規模為3.35億歐元(約合3.69億美元)。
規模越大的公司消耗越大,爭取利潤同時面臨較大的風險,這兩年不少大公司都選擇了剪去“多余的分枝”集中注意力在核心業務上。
巴斯夫出售顏料業務和建筑業務,萬華化學收購瑞典國際和福建康奈爾,深挖護城河,集中注意力在核心業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