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發布會(南港工業區專場)獲悉, 天津市進一步把高水平打造天津南港工業區世界一流綠色化工新材料基地,作為實施制造業立市戰略、推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任務。
天津南港工業區作為天津市未來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唯一承載地,經過10多年發展,已經形成超千萬立原油儲備能力、近千萬噸LNG接收能力、近百萬噸潤滑油生產能力,匯聚了立邦、燈塔、KCC等一大批涂料生產企業,成為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石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能源儲備基地、北方最大的潤滑油基地、高端涂料生產基地。
近段時間以來,天津南港工業區以百萬噸乙烯、MTO等重大項目基礎原料為依托,圍繞特種烯烴衍生物、先進化工材料、高端精細及專用化學品3條主鏈,向高性能樹脂及復合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降解、電子化學品、高端精細化學品等10條細分產業鏈不斷延伸,謀劃形成了總投資近800億元延鏈補鏈強鏈儲備項目。
截至2022年6月底,南港工業區累計簽約實體類項目130個,總投資近1700億元。其中,已建成企業90家,在建項目24個。其中,中石化乙烯項目、天津渤化南港新材料基地、中沙新材料項目等3個百億級化工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一是中國石化集團投資超300億元的乙烯項目,采用中國石化、英力士等國內外先進工藝技術,建設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系列新材料等13套生產裝置,主要產品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烯烴彈性體(POE)、α-烯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目前項目總體進度很快,已累計完成投資65億元。
7月16日,首臺大型設備丙烯塔完成吊裝,標志著這個超大型項目正式進入設備安裝、“穿衣戴帽”關鍵階段。按照進度安排,項目將于2023年底全面中交,2024年上半年投產。
二是天津渤化南港新材料基地,已完成投資217億元,建設180萬噸MTO(甲醇制烯烴)、60萬噸燒堿、80萬噸聚氯乙烯、20/45萬噸環氧丙烷/苯乙烯、30萬噸聚丙烯、10萬噸雙氧水等7套裝置,配套建設液體化工碼頭和倉儲區。
歷時3年多時間建設,今年上半年全面投產運行,實現了老企業脫胎換骨的升級迭代,在全國率先走出了一條國有化工企業用現代石油化工改造傳統鹽化工的綠色集約高效發展之路,目前正在謀劃二期項目。
三是中沙新材料項目,總投資102億元,建設26萬噸/年聚碳酸酯,裝置采用SABIC的非光氣法熔融聚碳酸酯技術,為國內首套工藝,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該項目上半年已生產出合格產品。
此外,亨斯邁聚氨酯、諾力昂過氧化物、新陽不飽和樹脂等12個中下游高端精細化工新材料項目也已建成投產,綠菱氣體等24個項目全面進入建設階段,天津南港工業區迎來了重大項目建設投產的新階段。
另悉,中國石化LNG項目一期、二期累計投資超180億元,去年底第二個泊位順利投運,成為國內首個雙泊位的接收站,去年全年接卸LNG超600萬噸。二期項目明年將投產,投產后接卸能力將超過1000萬噸;總投資201億元的北京燃氣LNG項目年內陸續投產,投產后接卸能力超過500萬噸。這兩個LNG全部投產后,天津南港工業區將成為國內最大的LNG接卸基地。
《天津南港工業區“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天津南港工業區將新增2至3家產值過100億元的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骨干企業和產值超億元的“專、精、特、新”企業,力爭躋身中國化工園區30強、全國綠色園區50強和全國智慧園區50強,建成產品特色鮮明、競爭力突出的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國家級化工新材料基地。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