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2023年“環境日”媒體見面會在海口舉行,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廳長張信芳及主要業務處室和執法部門負責人出席媒體見面會并答記者問。省主流媒體及中央駐瓊媒體等16家媒體記者參加。
海南開展禁塑工作2年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業18家,重點行業場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提升至81.6%。下一步,海南還將整體推進輸入源頭治理,逐步推進快遞企業源頭禁塑。
據介紹,海南已成立了27個省直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發布3批禁塑名錄,將3大類12小類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納入禁塑名錄。建成海南禁塑管理信息平臺,對全生物降解替代品實施可追溯管理。
在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品產業發展方面,海南在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老城開發區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布局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聚集地。目前,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業18家,形成改性料產能3.5萬噸/年、膜袋產能4.01萬噸/年、餐飲具產能1萬噸/年,數量和種類基本滿足島內市場需求。洋浦經濟開發區引進的中科啟程年產10萬噸PBAT項目、中石化年產6萬噸PBST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投產。
2022年四季度,全省重點行業場所替代品占有率(抽查)由前三季度的平均71.45%提升至81.6%,2023年一季度全省重點行業場所抽評達標率為71.36%,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14.64個百分點,其中公共機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較2022年四季度達標率分別上升26.66%、21.78%和1.01%。
在禁塑監督執法上,海南2022年全省累計立案3144宗,罰款513.86萬元,查扣違禁塑料制品1685.72萬個。在全省港口碼頭共開展了17次禁塑聯合執法行動,對進島貨運車輛進行重點檢查,排查了3500余輛運輸車,立案查處14宗,查扣違禁塑料制品2萬余箱。
禁塑開展2年來,為何仍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市面流通?“在高壓態勢下目前我省違禁塑料制品產能已基本去除,但市面上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貨源仍十分充足。”省禁塑辦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海南全省港口入島車輛約5000輛,僅憑交通運輸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人工開展聯合執法排查的方式難以杜絕違禁塑料制品通過物流渠道輸入,此外,因缺乏國家層面電子商務管控措施,電商平臺履行禁塑承諾不到位,出于便利、低價等因素,部分商戶、攤販以及居民通過網購的方式購入海南省禁塑名錄中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導致違規塑料制品不斷流入島內。
該負責人稱,下一步,海南將與相關部門強化措施斬斷違規塑料制品供應鏈,整體推進入島通道、電子商務、郵政快遞輸入源頭治理,加快港口禁塑共享車輛檢查設備到位,逐步升級檢查手段,提高檢查效率和覆蓋率,加大對貨運(物流)企業和港航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規范企業做好收貨查驗、拒絕承運違禁塑料制品的行業行為,同時深入落實電商平臺監管措施,建立巡查機制,逐步推進快遞企業源頭禁塑。
來源: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