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用于購物或垃圾袋的柔性一次性塑料膜,主要由石油基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成。然而,這些薄膜伴隨著大量的碳足跡并造成環境污染。
德國Fraunhofer應用聚合物研究所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聚乳酸(PLA)生物塑料的柔性可回收塑料薄膜材料,并為其商業化鋪平了道路。2024年6月12日,他們的努力贏得了2024年的Joseph von Fraunhofer Prize獎。他們分別是Ben-jamín Rodríguez博士、Antje Lieske博士、André Gomoll
LDPE不可生物降解,只能以機械方式回收,并會損失一些特性。而PLA是生物基的、可生物降解的,可以通過化學方法回收成新塑料,只需相對較少的能源投入。然而,由于其高脆性,它不適合以其常規形式用于生產柔性一次性包裝,例如購物袋或垃圾袋,這些是一次性塑料廢物的主要來源。此外,PLA只能在連續的大規模工廠中生產才能盈利,迄今為止,這種工廠將較小的公司排除在制造商之外。
“我們將增塑劑(所謂的聚醚)直接與聚合物鏈結合在一起,使材料在長期內更具柔韌性。聚醚是無毒的,可以從市場上買到,也可以從生物基原料中生產。到目前為止,增塑劑一直作為添加劑混入PLA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塑劑分子會從材料中遷移出來,使PLA再次變硬。為了防止這種遷移,我們將聚醚固定在聚合物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合成了基于PLA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醚鏈段兩端與PLA鏈段共價連接。”Ben-jamín Rodríguez博士解釋道。
潛力巨大的可持續柔性塑料
他們研發出一種新型的柔性PLA材料,不含遷移性增塑劑,并且與LDPE不同,至少80%是生物基的。“從長遠來看,我們可能能夠將這一比例提高到幾乎100%。”Gomoll解釋說,“此外,我們的材料可以從市售原材料中,通過簡單的合成過程,經濟高效地生產出來。這一工藝不需要大規模的合成工廠,但可以由中型公司在當地作為一個連續運行的工藝來實施。到目前為止,PLA只能在連續的大規模工廠中生產才能盈利,這些工廠將較小的公司排除在制造商之外。最后,這種新的PLA材料還可以使用傳統的加工設備以類似于LDPE的方式加工成塑料薄膜——并且它可以以比LDPE少得多的能量輸入進行化學回收。”
這些獨特的材料特性促使這家聚合物集團公司將這種材料商業化。2023年,Polymer-Group的子公司SoBiCo GmbH在Pferdsfeld(德國西部)投產了一家生產新型PLA嵌段共聚物的工廠。該公司每年生產2000噸名為Plactid的新型生物塑料。從長遠來看,它將每年生產1萬噸新型柔性PLA材料。
這種新型生物塑料將為提高塑料包裝材料的可持續性做出重要貢獻。除了軟包裝薄膜之外,這種新材料還可能進入全新的應用領域,例如汽車行業、紡織行業和增材制造行業。